6月10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声称,一个破坏小组曾利用波兰作为去年9月“北溪”管道破坏行动的基地。22日,波兰国家检察官办公室在致波兰《共和国报》的一份声明中,驳斥了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称其内容“完全不属实”。

波兰称美媒报道“完全不属实”

波兰国家检察官办公室在声明中说,波兰早已开始与德国、丹麦和瑞典一起对“北溪”爆炸事件展开调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与他们收集到的数据“相互矛盾”“完全不属实”。
《华尔街日报》6月10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说法报道称,德国调查人员还原了怀疑被用于开展破坏行动的“仙女座”号游艇两周的航行线路,发现游艇曾进入波兰水域,并停靠在波兰港口。报道声称,“北溪”管道破坏行动的后勤物流中心和主要资金来源可能都在波兰。
对于这样的说法, 波兰国家检察官办公室驳斥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一游艇或其船员参与了爆炸。“仙女座”号从德国一个名为维克的小港口抵达波兰,船上有六人,持有保加利亚护照。波兰方面说,游艇在离开波兰领海之前在波兰的一个港口停泊了12小时。在波兰港口停留期间,没有人往船上装载任何物品,并且游艇上的船员受到了波兰边防卫队的检查。
波兰《共和国报》报道称,波兰官员表示,不排除这艘游艇一开始就被用来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其目的是让整个调查走上错误的轨道。
波兰网友:有美国这样的盟友 谁还需要敌人

有波兰网友对于美方的“甩锅”行为非常愤怒。“任何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美国的杰作,没有其他国家有这样的后勤和技术能力,而且美国人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还有网友谴责美国抛弃盟友的做法,“美国背弃了所有人,只为保护自己。”“有美国这样的盟友,谁还需要敌人。”
“北溪”管道爆炸 谁是凶手?

“北溪”管道爆炸之后,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进行调查,但一直没有公布结果。而越来越多的人士指出,美国最有可能是幕后黑手。
去年9月26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两条“北溪”管道发生强烈的水下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数日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开始独立调查。俄罗斯多次呼吁共同调查,遭相关国家拒绝。

今年2月8日,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文说,“北溪”管道是被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以此切断俄欧能源关系;但这一爆炸性消息却没能在西方媒体上引发波澜。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 西摩·赫什:早在2011年第一条“北溪”管道建成前很多年,美国就开始讨论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其他价格便宜的能源所带来的威胁。
3月7日,美国、德国、英国媒体突然同步爆料,将“北溪”管道爆炸甩锅给了一个“亲乌克兰团体”。俄方对此回应说,西方媒体的说法是在“协同释放假消息”,企图把公众视线从真正的袭击元凶身上转移。赫什也表示,西方媒体编造的故事太疯狂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根本经不起推敲。

5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说,俄方已召见德国、瑞典和丹麦驻俄大使,俄方对调查的不透明性以及三国在调查中拒绝与俄方接触感到不满。
6月5日,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报道称,在距离“北溪-2”管道一处泄漏点仅有5米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只潜水靴,而且这一潜水靴与美军使用的高度相似。报道指出,“北溪”管道运营公司称今年2月发现了该潜水靴,并已上报给瑞典调查人员,但却被调查人员忽略。该网站主编马克斯·布卢门塔尔指出,随着证据的进一步披露,越来越指向美国才是幕后黑手。
“灰色地带”网站主编 马克斯·布卢门塔尔:希望能有更多的证据,更多的专家分析,对爆炸的范围、炸药的使用量、放置位置进行分析,可以找出谁才是肇事者。我认为,最有可能的肇事者就是美国,就像西摩·赫什所说的,美国海军潜水员在挪威的配合下将C4炸药放置在了“北溪”管道下方。

6月15日,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安理会闭门磋商中,再次提出要求对“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展开国际调查。俄方表示,“幕后黑手”必须受到惩罚,俄方将会继续提出相关要求。 【编辑:张奥林】
2023年6月21日至23日,美洲国家组织第53届年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地区30余国外长或副外长出席会议。中国驻美国大使兼常驻美洲国家组织观察员谢锋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与会,并在成员国与观察员对话会上发表讲话。
谢锋结合年会主题介绍中国式现代化和我国在人权、民主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中国坚持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美国哈佛大学连续十几年的追踪民调以及爱德曼等国际知名机构民调均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
谢锋表示,世界各国不可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我们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我们相信,真正的民主是尊重各国走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道路,真正的人权是尊重别国践行各具特色的人权理念。中国愿与各国交流互鉴,推进全球人权保护事业,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锋积极评价中拉关系,表示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中拉合作为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目前,地区22国已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方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携手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央视记者 许弢) 【编辑:李赫】